媒體對「通俄案」報導的用詞是「Collusion」,而不是「Conspiracy」。
其次,它是一個被動的程式,需要民眾主動誠實地登記。這類群體的「平安大馬」帳戶中會出現一個「待辦事項」(Things to do),要求每日定時匯報自身的健康狀況,以供衛生部追查。
不過,之前衛生部也曾提供正常順序以外的疫苗,即提供特定地區的民眾選擇數量有限的AZ疫苗,結果很快預約額滿。此外,科技部也研發了「動態熱點識別」(CPRC)系統,在「平安大馬」數據的基礎上利用人工智慧的方式識別和預測潛在的感染場所位置。圖為平安大馬應用程式截圖 雖然利用「平安大馬」作為控制疫情的其中一項工具有諸多優勢,但還是存在不少的問題。「平安大馬」的主要功能可以分為以下幾類: 追蹤感染鏈 追蹤感染鏈是「平安大馬」最初始及最主要的功能。一旦你是確診者、與某個病例有密切接觸、與確診者的足跡重疊、擁有疑似症狀、被衛生部下令隔離者、或是有14天內出國旅行史的民眾,都會被系統標示為「高風險」人群。
有趣的是,「平安大馬」甫推出時,為鼓勵民眾下載,馬來西亞政府與國內數家行動支付公司合作,向每個已下載該應用程式的民眾發放馬幣50元(約新台幣336元)的電子現金,在完成認證手續後便能在授權合作的行動支付中使用。之後,衛生部人員會回應發出求助需求的民眾。機組名稱 狀態 運轉執照期限 核一1號機 已除役 2018年12月5日 核一2號機 已除役 2019年7月15日 核二1號機 燃料儲存池滿,準備停機 2021年12月27日 核二2號機 運轉中 2023年3月14日 核三1號機 運轉中 2024年7月26日 核三2號機 運轉中 2025年5月17日 根據原能會數據,核二1號機及2號機用過核燃料貯存容量同為4838束,至今年3月底,1號機剩餘容量僅剩30束。
核二廠一號機提前除役,正是台電長期輕忽核廢料問題的後果 台灣第1座退場的核電廠:核一廠1號機即日起永久停機,除役時間「仍有變數」 至於全台第一座退場、正在進行除役的核一廠,同樣因為新北市政府不同意台電啟用核一乾式貯存設施,除役進度受阻。原能會今日發布新聞稿,宣布核二1號機將於明日晚間開始降載停機,進行機組大修作業。原能會表示,台電提出的除役計畫已於去(2020)年通過審查,台電正在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作業,待環評作業通過後,原能會將會核發除役許可,核二1號機方可進行除役相關拆除作業。不過,由於由於大林6號機7月10日才進來,台電預估,7月中上旬還是供電吃緊的「黃燈」,但保證7月下旬起就都是「綠燈」,台電「已經做好穩定供電的準備」。
2號機則因先前遇到避雷器問題而停機1年,用過核燃料貯存池尚有154束的空間。不過,未來除役後,高階燃料棒要放哪?目前還未有定論。
核二廠1號機的運轉執照,原訂於今(2021)年12月27日屆期,但因受限於用過燃料池貯存容量不足,前次大修填換約120束的新燃料(一般約填換180束),目前已降載至原來的八成功率,無法運轉至執照屆期日,等同於變相的「提前除役」。此外,日前在歲修中的機組,包括協和4號機、林口3號機、興達2號機已陸續歸隊,大潭電廠6號機預計今日結束歲修、加入供電行列,7、8月供電沒有問題。核二廠1號機因燃料池貯存容量不足,提前半年走向除役之路,原能會證實,將於明日(7月1日)晚上開始降載停機,進行機組大修作業,結束40年的供電任務經過了「儀式」的轉換,伴侶間的感情、家庭、工作狀態所產生的變化,彷彿是比婚姻登記還大的宣言。
而在此日之後,結婚的新人則是要親自到戶政事務所登記後,才能產生婚姻的效力。佑生透過溝通與說服,讓原本反對的大姊成為證婚人,後續更積極為佑生找尋新住所,最後甚至為佑生與葛瑞買了新屋。湯姆與漢娜則是有著不同生長環境的女性。在法律專業上,則是紀錄了某些交易或契約,但是缺乏完整法律強制性的文書。
同婚合法後,就幸福了嗎? 司法院在2017年5月24日公布釋字第748號解釋,宣布民法未保障同性二人婚姻自由及平等權屬於違憲,要求立法機關二年內完成相關法律修正或制定。至於依戶籍法所做的結婚登記,反而是一種推定,如果有人沒有舉行公開儀式、證人沒有真正見證,這個婚姻關係就能被推翻。
漢娜曾受家暴,在與前夫的離婚訴訟中爭取兒子的監護權。文:唐玥 2008年5月23日以前,我國民法是採取「儀式婚」的制度與規定,即「結婚」要經公開儀式和兩位以上證人的見證。
佑生和葛瑞的愛能化解許多阻力,但是兩人仍然要面臨國籍問題,誰的家鄉都是對方的異鄉。「備忘錄」意指任何一種能幫助記憶、簡單說明主題相關事件的書面資料。時間回到1996年的佑生和葛瑞、2002年的湯姆與漢娜,縱然無法完成戶籍上的登記,仍雙雙在喜悅、熱鬧及眾人祝福中,公開且受媒體矚目下,舉辦了第一對男性、女性的同性婚禮。迴盪耳邊、婚禮中常聽見的「一定要幸福喔~」,究竟是能夠跨越險阻鴻溝的秘法,還是在日後心碎的、哀傷的、憤怒的片刻,變作箝制分手的緊箍咒? 同志婚姻的甜蜜與傷痕 紀錄片中的同志家庭,佑生與葛瑞是不同國籍的伴侶,在不同國度生長與工作。湯姆期待著爸爸、媽媽、小孩的家的感覺,在T與婆有點「父權」的結構下,湯姆、漢娜及兒子組成一個新的家庭。立法院終於在2019年5月17日三讀通過《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》,從此,同性可以登記結婚。
期間湯姆還因此受到工作上無法升遷的不順,最後卻因為不確定的信心、家暴陰影而分開。幸福雖然不再需要坎坷地匍匐前進,但踏入婚姻結構後,轉眼而來的就是跨國伴侶適法性、收養與生育法規配套等議題,仍然考驗著所有已婚、未婚的同性伴侶們
《法新社》報導,牛津大學研究發現,AZ的COVID-19疫苗若將第1和第2劑接種間隔最多拉長到45週,可產生較強的免疫反應,而非讓免疫力減弱。」但他也說,「我認為必須維持已證實有效的原定計畫,除非有其他很好的理由」。
這項研究也在探討以12週為間隔的混打時程,史內普提到,一般認為AZ疫苗接種間隔拉長,能產生較佳免疫反應。由於一些個案接種AZ疫苗後出現罕見血栓,部分歐洲國家替民眾施打第2劑時,開始提供AZ以外的選項,而牛津這項研究資料支持了這些國家的決定。
若間隔時間過長,等同長時間僅打1劑疫苗。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則建議,台灣可以參考國外混打的研究發現,建立AZ混打莫德納(Moderna)的數據。執行試驗的牛津教授史內普(Matthew Snape)說,這些發現能用來佐證COVID-19疫苗接種計畫可以更有彈性,但研究規模不夠大到足以建議廣泛更改臨床認可的接種計畫。《中央社》報導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,29日在疫情記者會上回應此事,他表示英國延長追蹤AZ疫苗臨床試驗對象,觀察到第2劑延後接種,形成抗體與免疫反應也是相當高。
何美鄉認為,英國、德國研究可作參考依據,但台灣可以自己建立AZ混打莫德納的數據,找幾十個人來做。牛津大學試驗的主持人波拉德(Andrew Pollard)表示:「對於疫苗供應量偏低的國家來說,這應該是令人鬆一口氣的消息。
」 台灣專家怎麼說? 《中時新聞網》報導,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在公視《有話好說》節目以德國的研究為例,德國只做「AZ混打輝瑞」與「兩劑都打輝瑞」的比較,因為當初德國開放先打AZ疫苗後,多國傳出疑有血栓副作用,因此不少民眾第二劑不願意再接種AZ,因此才開始混打輝瑞。」藍姆解釋,研究顯示,AZ疫苗的「耐受性良好,並能大幅增強免疫反應」。
」 研究人員並表示,AZ疫苗第3劑施打時間若延後,結果也佳。這項研究涵蓋830名受試者,不同方案的兩劑疫苗接種間隔為4週。
牛津研究:AZ疫苗2劑間隔拉長到45週,可產生較強免疫反應 (中央社)英國牛津大學前天發表研究報告指出,由牛津和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合作研發的COVID-19疫苗若將第2和第3劑施打時間延後,可提高接種者的免疫力。台灣專家張上淳對於延後第2劑接種則表示,英國研究也發現若間隔時間過長,等同長時間僅打1劑疫苗,對於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保護力仍不足。另外他們也同時發現,若將第2和第3劑施打AZ疫苗時間延後,可提高接種者的免疫力。英格蘭副首席醫療官范-塔姆(Jonathan Van-Tam)表示,由於英國的疫苗供應穩定,目前沒有理由改變接種計畫。
《路透社》報導,牛津大學(Oxford University)這項研究比較了混打AZ和輝瑞疫苗的不同方案後發現,任何組合都能對冠狀病毒棘蛋白產生高濃度抗體。研究結果顯示,最強的抗體反應出現在接種兩劑輝瑞疫苗的民眾身上,而先打輝瑞再打AZ、或先打AZ再打輝瑞,都比打兩劑AZ疫苗產生更好的抗體反應。
研究的資深第一作者藍姆(Teresa Lambe)指出:「目前仍不知道,未來是否因為免疫力下降或為了提高對抗變異病毒株的免疫力,而有必要接種追加劑。張上淳說,儘管研究顯示,打1劑疫苗產生的抗體數量可維持,但研究檢測抗體的方式僅針對一般抗體,而非具保護力的中和抗體。
英國80%以上成人都已接種一劑COVID-19疫苗,60%已接種兩劑。但牛津的研究指出,普遍來說,這支疫苗引發的副作用「在相當可容忍的範圍內」,且「接種第2和第3劑後發生副作用事件的機率,比第一劑更低。
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-12-21发表在极致时空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tt4bq.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.org/3f6kq/6071.html
有话要说...